-
-
5月22日0—24時,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87例,其中本土病例174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682例,其中本土628例。
國家衛健委:22日新增本土確診174例、無癥狀感染者628例
-
-
“張北的風光點亮北京的燈”,為北京冬奧會全部場館提供100%綠色電力,對普通公眾來說,詩意的表達背后,是名字很學術的柔性直流技術。
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勇闖柔性直流技術“無人區”
-
-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了更好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今年我國將在青藏高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等生態區位重要和生態功能良好的區域,新設立一批國家公園。
青藏高原等區域將新設一批國家公園
-
-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加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拯救保護,大量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國家重點野生動植物保護率提高到74%,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
我國重點野生動植物保護率達74%
-
-
據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腦科學研究所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可在硅襯底上保持穩定超過50天的人工細胞膜。這是模擬薄膜結構的人工細胞領域取得的新成就,可按需在硅襯底上制造可調諧和可控的3D細胞形狀。
未來生物傳感器有新動力,持續穩定五十天的人工細胞膜問世|總編輯圈點
-
-
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官網近日報道,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開展的大型重離子對撞機實驗(ALICE)首次直接觀測到了粒子物理學領域的一個基本效應——“死錐效應”,還直接揭示了粲夸克的質量。相關研究發表于最新一期《自然》雜志,有望為科學家們提供一種測量夸克質量的新方法。
LHC首次直接觀測到“死錐效應”,有望提供夸克質量測量新方法
-
-
構建結構均勻的納米碳對于納米技術、電子學、光學和生物醫學應用中的功能材料的發展至關重要。據近日發表在《自然·合成》雜志上的論文,日本名古屋大學研究團隊已合成了一種帶狀分子納米碳,具有扭曲的莫比烏斯帶拓撲結構,即莫比烏斯碳納米帶。
莫比烏斯碳納米帶首次合成
-
-
5月20日,《柳葉刀》發表的一項針對兒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2019年,全球5歲以下兒童有3300萬人罹患與RSV感染相關的疾病,其中360萬例患兒進行了住院治療,101400例患兒因此死亡。據估計,5歲以下的兒童每50例死亡患兒、6個月及以下的兒童每28例死亡患兒中就有1例死于RSV感染。
新冠防控措施能有效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傳播
-
-
5月20日,《科學》雜志發表了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方精云院士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系統闡明了混交種植的增產效應及其機制,為混交種植能否促進樹木生長和森林生產力找到科學解答,也為全球森林恢復和經營提供了重要參考。
我科學家揭示森林混交種植增產效應
-
-
對于無資質人員,使用虛假從業資格證明,參與核酸采集、檢測等工作,干擾防疫工作開展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警方將依法嚴厲打擊。